網路安全 介紹
網路安全 介紹 是指保護電腦、網路、應用程式、關鍵系統和資料免受數位攻擊、未經授權存取或資料遺失的技術、政策和程序。根據AWS,網路安全的目標包括確保資料的保密性(僅授權者可存取)、完整性(防止資料被篡改)和可用性(確保系統正常運作)。它涵蓋網路裝置安全、資訊安全和軟體安全,應對的威脅包括惡意軟體(如病毒、特洛伊木馬)、勒索軟體、釣魚攻擊、中間人攻擊(MitM)和分散式阻斷服務(DDoS)攻擊。隨著企業和個人對數位系統的依賴增加,網路安全成為保護敏感資訊、維護業務運營和確保法律合規的關鍵。
網路安全用途
網路安全的應用範圍廣泛,涵蓋多個領域,根據Fortinet:
- 保護敏感資料:防止客戶資料、財務資訊或商業機密被竊取或洩露,保護企業聲譽。
- 確保業務連續性:避免因網路攻擊(如DDoS)導致服務中斷,確保企業正常運營。
- 法律合規:符合國際和本地法規,如GDPR或台灣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避免罰款。
- 個人隱私保護:保護個人線上身份和數據,防止身份盜用或詐騙。
- 關鍵基礎設施安全:保護電力網、交通系統等免受國家級網路攻擊。
- 雲端與物聯網安全:確保雲端服務和物聯網設備的安全,應對新興技術的挑戰。
網路安全防護措施
根據TaipeiNet,常見的網路安全防護措施包括:
- 防火牆:監控和過濾網路流量,阻止未授權存取。
- 入侵偵測與防禦系統(IDS/IPS):監測異常活動並阻止潛在攻擊。
- 加密技術:使用AES、RSA或SSL/TLS保護資料傳輸和儲存。
- 身份與存取管理(IAM):採用強密碼、雙因素驗證(2FA)或生物識別技術。
- 安全意識培訓:教育員工辨識釣魚郵件、可疑連結和網路霸凌。
- 定期更新與修補:更新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,修補已知漏洞。
- 資料備份:定期備份資料以應對勒索軟體或資料遺失。
- 網路隔離:將網路分為不同區段,限制攻擊擴散。
- 零信任架構:持續驗證所有存取請求,減少內部威脅。
- NCC三不五要原則:
- 三不:不瀏覽可疑網站、不連線可疑Wi-Fi、不下載可疑軟體。
- 五要:要定期更新密碼、要備份資料、要關閉未使用的介面、要啟用Wi-Fi加密、要刪除不再使用的設備上的敏感資料。
上課程需要學到
根據Fortinet NSE培訓和恆逸教育,網路安全課程通常涵蓋以下內容:
- 基礎概念:了解網路安全原則、常見威脅(如惡意軟體、DDoS)和攻擊手法。
- 加密技術:學習對稱加密(如AES)、非對稱加密(如RSA)、雜湊函數和數位簽名。
- 網路安全技術:掌握防火牆、VPN、入侵偵測系統和次世代防火牆(NGFW)的配置。
- 威脅偵測與回應:學習使用封包分析工具(如Wireshark)偵測異常並制定事件回應策略。
- 滲透測試與道德駭客:模擬攻擊以發現漏洞,學習滲透測試工具(如Metasploit)。
- 雲端與物聯網安全:了解雲端環境(如AWS)和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挑戰。
- 法律與倫理:熟悉資安相關法規(如資通安全管理法)和道德規範。
- 實務操作:透過模擬環境或實機操作,學習封包分析、漏洞掃描和事件處理。
可以找到的工作
- 網路安全工程師:設計和維護安全系統,如防火牆、入侵偵測系統和VPN,監控網路流量並回應安全事件。
- 資訊安全分析師:分析安全威脅,進行風險評估,制定安全策略,並參與事件回應和取證。
- 資訊安全經理:監督組織的安全策略,制定政策,確保法律合規,管理安全團隊。
- 滲透測試師:模擬黑客攻擊以發現系統和網路漏洞,提供修復建議。
建議與結語
網路安全是一個快速發展且需求旺盛的領域,對於有興趣的學習者,以下是幾點建議:
- 實踐項目:參與開源項目(如OWASP)或資安競賽(如CTF),實踐漏洞掃描和事件回應。
- 認證:取得CompTIA Security+、CISSP或CEH認證,提升職場競爭力。
- 社群參與:加入如Reddit的r/cybersecurity或iT邦幫忙,與專業人士交流。
- 持續學習:關注新興威脅(如AI驅動攻擊)和技術(如零信任架構),保持知識更新。